下载此页面的GPX文件
39.9923587116.1861605
来自维基导游

香山位于北京的西北部的區域,也是三山五園組成部分之一。

了解[编辑]

位於北京的西北部,是西山的余脈,占地約2400餘畝,主峰是鬼見愁,海拔557米。2012年10月以聞名於世的香山紅葉入選世界名山。香山是三山五園組成部分之一,清代構成西北皇家園林中重要景觀,以香山二十八景、西山晴雪著稱。香山集自然景觀與中國園林藝術於一體,具極高文化價值。

历史[编辑]

风景[编辑]

這一地區現大部分被劃為香山公園,周邊還有北京植物園、團城演武廳等多處園林和人文景觀。該地區的景觀形成於遼代以後,以明清的廟宇居多。

动植物群落[编辑]

气候[编辑]

抵达[编辑]

公交 [编辑]

地铁 [编辑]

费用/许可[编辑]

  • 香山公园:淡季联票30元,门票10元;旺季联票35元,门票15元
  • 北京植物园:门票5元
  •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:门票5元
  • 卧佛寺:门票50元

交通[编辑]

观光[编辑]

樱桃沟[编辑]

由卧佛寺正对大门入植物园,园中北行二里,至卧佛寺,又沿寿安山麓向西北行一里,至樱桃沟。樱桃沟又名退谷,外广内狭,两山夹谷,溪水隐没其间,幽远宁静,维闻鸟语溪流之声,人入其中,有退隐山林之感。两侧山峦秀丽峻拔,溪水清澈见底。

隆教寺石碑
隆教寺遗址

经过隆教寺遗址,仅存残碑颓垣,该寺元代盛极一时,目前只剩些许遗迹可考。从路旁观之,斜坡之上有墙,墙的门楣上有“古柯亭荫”额,犄角一株古槐,绿荫蔽日,为隆教寺初建之时所植。该庙山场很大,“东至五华观、南至门头村、西至滴水岩、北至冷泉穴”。庙界之大,可鉴庙威。 寺西名士孙承泽所建"退翁亭",也已无存。入山口不远,可见一座小水潭。坝拦清溪,截流成潭,潭水外溢,滚泻成瀑,虽系人为,宛如天开。再往前行,有大石,一丈见方,名为凤凰石,石上刻有"鹿岩仙迹、退谷幽栖"八个篆字,仙迹指辽代有仙人骑白鹿往来于此,幽栖指有凤栖此。西北而行,有跨溪流的小石桥,为汉白玉石雕砌所成。此桥是从端王府迁来,桥栏上有"红星桥"三字。过桥沿曲径而上,便见"鹿岩精舍"石门,门外立石镌刻"退谷"二字,是清末名士梁启超所书。"鹿岩精舍"石门之内,便是"谷径通幽,别具天地" 的樱桃沟花园了。这是一处以自然取胜的风景小区,地势忽而开朗,忽而幽舍。沿曲径两侧,随山就势地密布奇花异草,茂树修竹;于绿荫深处,还点缀有茅舍、凉亭,环境颇为安谧清静。李四光同志很喜欢这个处所,曾在"石桧书巢"、"水流云在之居"等处小住过。

栈道

距水面三尺修栈道,曲折延展,与溪水同现,人行栈道上,省却攀历之苦。谷中遍植水杉,其高参天,多桃树、梨树。沿小径蜿蜒前行,见一巨石当道,宛自天降。其石形似元宝而故名。据民间传说,曹雪芹晚年居住西山一带,经常来此盘桓,酷爱此石,并据此生发出神奇的想像,构思为一块"通灵宝玉"而写进了他的不朽名著《红楼梦》。于元宝石旁,有一股甘泉从石隙中流出,这就是樱桃沟的溪水之源。泉水纯净甘洌,饮上几口,分外爽神。泉畔刻石,有"志在山水"四字,令人平添游兴,乐而忘返。白鹿洞位于元宝石下,洞深六米,长二米,可容一、二十人,内砌石床一张。传说,辽代时有位骑白鹿的仙人云游到此,观此景色绝佳,便住了下来。白鹿岩、白鹿洞便由此得名。距元宝石不远处,有块陡峭的巨石,高约二三丈。在巨石隙罅中长着一棵参天的古柏,其势欲将巨石劈为两半,令人赞叹称奇。据说,当年曹雪芹对"石上柏"极感兴趣。他在这一自然景观的启示下,终于形成了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"木石姻缘"的奇妙构思。 从水源头取路上山,可达"半天云岭"高峰和黑龙潭等处。立足山巅,驰目远眺,自当又是一番情趣了。

碧云寺[编辑]

金刚宝座塔

由北门入香山碧云寺观金刚宝座塔,寺院依山势而建造,层层殿堂各自封闭、依山叠起、迥旋串连、层出不穷。由山门至金刚宝座塔,高低落差一百馀米。入寺中过山门殿、弥勒殿、大雄宝座殿、菩萨殿。宝塔在菩萨殿牌坊之后,乾隆十二年建,寺右增建罗汉堂,寺左新建行宫院。原有建筑无较大变动,建筑和文物基本为明代风格。塔院位於寺院最後,院内南部有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,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,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,并有题名,左有蔺相如为节,李密为孝,诸葛孔明为忠,陶渊明为廉;右有狄亡杰为孝,文天祥为忠,赵壁为廉,谢玄为节。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,左为“清诚贯日”,右为“节义凌霄”。石牌坊後有两个八角形碑亭,南北相对,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,左亭内为满、蒙文,右亭内为汉、藏文。金刚宝座塔位於全寺最高点,建於乾隆十三年(7748年)。塔仿北京五搭寺形状建造。塔高三百四十七米,依山势而建,从山前各角度观看,均与周边景色山峦配合默契,相映成趣,为香山东部“点景“,塔高入云霄,巍峨崎立,分搭基、宝座、塔身三层,通体洁白,为石材本色,圣洁、神奇。塔基呈方形,砖石结构,外以虎皮石包砌,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。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,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。塔基正中开券洞。券洞两旁雕有佛像和兽头形纹饰,券洞上额匾书“灯在菩提”。券门内登石阶可至最上层宝座顶,宝座上有七座石塔:一座屋形方塔,一座圆形喇嘛搭,其後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,中央一大塔,四隅各有一小塔,为曼陀罗的一种变体。曼陀罗者,梵语为“坛城”,後来演变成象徵性图案。按藏传佛教之意,井字中央是须弥山,四周分布水、陆、山、佛。五座佛塔基座均为须弥座,塔肚四面刻佛像。塔肚之上用十三层相轮组成塔颈,最後为铜质塔刹。塔刹中央铸有八卦,四周垂有花缦。塔刹上端又立一小塔,上有“眼光门”,门内有佛。主塔後植有一株苍劲古松。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了大小佛像、天王、龙凤狮象和云纹等精致浮雕,皆根据西藏地区传统雕像而刻造。塔院周围巨树掩映,春夏为绿色,秋冬则红黄与白塔争艳,塔高大小与山势比例相宜,如天开神造,难以方物。

山下景观[编辑]

眼镜湖
眼镜湖

出碧云寺向西,有城关,是香山登山索道入口,城关上有二重朱红楼阁,依山侧立、巧夺天工,行人从下经过,视角绝佳。

城关索道
佳日亭
勤政殿
静翠湖

过城关向西行,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,桥上有石狮,形象逼真,因形似眼镜,俗名眼镜湖。湖东南有"佳日亭"一座,建于1992年,为十字重檐,苏式彩画,亭高矮适度、黑瓦红柱,与湖面比例协调、颜色相配,亭内宽阔,坐亭内观湖,景色绮丽。


湖边多种植松柏、柳、桃、梨、海棠等树木,初春可在亭中观赏湖边桃红柳绿,秋天观赏红叶纷飞,冬天则雪压群松。湖边游人很多,多为从山顶游览,稍作歇息,继而出园;游人也有从见心斋沿林荫道而下,行不多久,听到潺潺的水声,未见其景,先闻其声;再有从北门入园的,豁然展开湖景,稍作休息,开始登山。岸依山崖,叠石为洞,洞顶上有小溪流下,形成小瀑布挂于洞口,俗称“水帘洞”。

出眼镜湖向西,是知松园,园面积三十亩,遍植高大松柏,青松紫蕊,翁翁蓯蓯,多数松木高耸俊挺,苍翠蔽日,有一棵古松恰与半山琉璃塔互相映照,形成园林借景,这个景点被称为“琼松塔影”。

过知松园沿路遍植银杏、树下野菊,杏叶飞舞,金黄遍地,秋日胜景,不输春色。又向西行一里,就是勤政殿,飞檐斗拱,朱阁青瓦,殿前有小池塘,池塘上有桥,殿门前有枫树二株,红叶灿烂,水映桥影,叶动窗檐,宛如神仙殿府。


由勤政殿西行,是静翠湖,南面山岩壁立,山岩之上,可见远山秋叶红绿错落,西面有小溪,由高台倾下,溪上建有一亭,在亭中可以欣赏飞瀑喷雪,湖光山色。湖面地势比周围略低,屏除杂声,幽静僻远。静宜园中“屏山带水”景点,就在这里,只是静宜园时,并没有池塘,流水旁为几间简单院落人家散落其中。

活动[编辑]

购物[编辑]

用餐[编辑]

夜生活[编辑]

住宿[编辑]

借宿[编辑]

宿营[编辑]

偏远地区[编辑]

安全[编辑]

下一站[编辑]

公园条目大纲条目,需要更多内容。它有条目模板,但是目前没有充足的信息。请勇往直前帮助它充实